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编

发布者:沈益朋发布时间:2016-05-20浏览次数:153

  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些浅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汝 信

  近一个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取得了很大成就,如大力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拓展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壮大了教学和研究队伍,加强了对外学术交流,等等,这些成绩令人欣喜,应予充分肯定。但喜中有忧,一是成果虽多,但真正具有重大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的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作品较少;二是在某些领域还存在一些思想混乱的现象;三是存在学风不正的问题。

  根本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和进一步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关键在于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抱什么态度,归根到底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谁服务的问题。

  在当今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会受到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影响,这些思潮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以复杂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只有通过宣传、教育以至开展必要的斗争,才能牢固占领并坚守哲学社会科学阵地。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要抓党的“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需要组织力量展开讨论和争鸣,加强对学术著作的评论,鼓励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批评,活跃学术空气,促进学术研究。

  中国作为世界影响越来越大的社会主义大国,不仅要有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而且要在国际学术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扩大我国的影响力。在人力、物力、资源配置方面要有支持重点,使某些优势学科能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占有领先地位。需要把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对策性研究,作为重点,力争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以理论创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林毅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奇迹式增长,从一个人均GDP不及非洲国家平均数1/3的贫穷落后国家,变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但是,国内有不少人只看到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作为一个发展中、转型中国家必然存在的各种体制、机制问题,对我国的道路和制度缺乏信心。

  在巨大成绩面前出现上述认识的反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缺乏能够解释我国经济现象的自主理论创新有关。国内有人常常以西方主流理论作为参照系,来认识出现在我国的各种经济现象。我国的改革开放并没有照搬西方主流的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休克疗法”,实行“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而是以双轨渐进的务实方式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的理论认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必须按“休克疗法”一次性地消除各种扭曲。受此理论的影响,知识界不少人把经济中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没有按照西方主流的理论来进行改革所致。不过,按照西方主流理论进行转型的国家大多出现经济崩溃、停滞、危机不断,少数在转型中取得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国家,推行的却都是被西方主流理论认为是最糟的双轨渐进的改革。

  在发展问题上也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普遍推行进口替代战略,少数几个经济发展成功的如日本和东亚经济体推行的则是出口导向战略,这种战略当时被认为是错误的。

  根据西方主流的转型和发展理论来进行转型和发展的国家不成功,而少数成功国家的转型和发展道路却违背了西方主流的理论,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不同、条件不一样,总结于发达国家经济现象并以发达国家的基础和条件为暗含前提的西方主流理论,拿到发展中国家来用,常有“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缺憾。发展中国家有较为相同的条件、挑战和机遇。来自我国的理论创新不仅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贡献,也将有助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低收入、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愿景。

  立志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钟 君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人类社会必然走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道的必然规律。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始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金钥匙。今年是马克思诞辰198周年,两个世纪快过去了,一些人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证明马克思“已过时”。马克思主义不断“被过时”,恰恰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境界,谱写了科学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新篇章,彰显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年轻一代学人立志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五百年的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深刻论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正确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成果,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对、走得好。

  青年学人要立志真信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努力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研究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做忠实的信仰者,就要信“马”信“共”,使从事的马克思主义专业成为神圣事业。做笃定的研究者,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做到用中国话语表达中国理论,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做创新的传播者,就要创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肩负起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的重任。做执着的践行者,就要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实践当作看家本领,保持定力,砥砺前行。

  推动敦煌学发展,为“一带一路”做贡献

  敦煌研究院研究员 樊锦诗

  敦煌学是一门国际性的学问,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的敦煌学研究一度发展比较缓慢,国际上曾流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外国”的说法。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一批著名学者的影响带动下,我国学者奋起直追。经过30多年的辛勤努力,敦煌学在中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从敦煌石窟文物的保护研究来说,已经由过去的看守型、抢救性保护,进入科技保护、预防性保护的新阶段。目前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采集、存贮、展示敦煌石窟数字图像信息,有效地缓解了文物保护与开放利用的矛盾。从敦煌学研究机构和队伍来说,造就了一支老中青结合、水平较高的敦煌学专业人才队伍,保证了我国敦煌学研究事业后继有人。从敦煌学研究成果来说,我国学者在敦煌学的几乎所有领域,诸如语言文学、历史、考古、艺术、宗教、民族、民俗等众多学科推出大量研究论著,获得国际学术界的肯定。

  上述一系列显著成就,改变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被动局面,现在连外国学者也公开承认中国是国际敦煌学的中心。不过我们不能就此满足,中国学者要主导国际敦煌学的发展,并让敦煌文化艺术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传播、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引起国内外的热烈反响。这不仅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大战略,也为敦煌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敦煌文化艺术遗产资源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机遇。敦煌文化艺术遗产有着丝绸之路2000多年的历史背景,是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中亚文化等世界几大文化与中国文化交融、荟萃的产物,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许多国家共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是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最有效途径。在这方面,敦煌学作为深化我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关于理论创新、话语建构和新型智库建设的一些思考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教授 张维为

  中国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发展,震撼了世界。要把我国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转化为话语优势,关键在于理论创新和话语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包括以建构中国话语为己任的新型智库,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树立信心。中国的发展早已超越了西方理论和话语的诠释能力。过去30多年,西方对中国政治的预测几乎都是错的,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的误判除了有意识形态的偏见,还有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金融危机、债务危机、颜色革命褪色、“阿拉伯之春”变成“阿拉伯之冬”、欧洲难民危机等也进一步打击了西方的制度自信和话语自信。在这个意义上,推动理论创新,超越西方话语,建构中国话语正逢大好时代。

  第二,明确目标。要建立一套中国本位的、本土的、学术的、同时也是国际化的政治话语叙述,并用中国人的标准和话语对西方和世界事务进行评判。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的创新是中国话语建设成功的关键。以政治学为例,正因为我们在基础理论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所以比较敢于也比较善于与西方理论和西方话语碰撞。

  中国的理论创新、话语创新,从来没有面临过如此好的历史机遇。时代呼唤中国学人的原创性贡献,也呼唤中国产生具有原创力的学者大师。

  进一步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普及与传播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康 震

  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蕴藏着极其鲜活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和价值追求,如何立足当代,创新发展古代优秀的思想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研究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师古而不能泥古,既要回首历史、积极传承,又要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推动传统文化走向创新,才能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激发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勇气和动力。

  传统文化研究周期长、产出成果慢。但只要沉下心来,“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研究成果就一定能经得起时间考验和历史检验。为此,应当大力倡导“十年磨一剑”的学术风气。

  前不久刚刚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以百人团现场竞赛的创新形式,调动全国亿万观众重温古典诗词魅力,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就根植在传统文化和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诗词大会的成功就在于激活了深藏在每个人心中的精神基因,并从中获取知识、汲取营养、吸取智慧,增强了中华文明内在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文化的普及是一门大学问。学术界关注的重大学术问题往往也是民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真正优秀的研究者往往也是优秀的普及者和传播者。需要有更多的专家学者走出书斋、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众,加入传统文化普及的队伍,弘扬民族正能量,激发传统文化内在活力。

  在传统文化的传播普及中,新兴媒体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不能简单用新兴媒体取代传统媒介。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体各有所长,应当彼此互补、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适应时代变化的传播话语体系,准确、快捷、广泛地传播传统文化正能量。

  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繁荣法学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马怀德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发展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一理论继承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吸收了世界法治文明的有益经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宝库,是党和国家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法学界应当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意义,认真研究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基本原则、主要特征和根本要求,并将其贯彻到法学各专业,推动法学理论创新。

  长期以来,法学界以繁荣法学研究、推动法治建设为己任,把握正确方向,立足中国实际,破解现实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但是,也应该看到,法学界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照搬西方法学理论话语的倾向。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学界应当增强理论自信,从中国实际出发,研究解决当下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问题;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问题;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问题;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问题;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内在要求、基本原则、发展方向,等等。法学界有责任运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对这些重要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

  面对日益复杂的法律问题和鲜活的法治实践,法学学科自身已经很难满足实践需要。为此,应当消除学科壁垒,培育新兴学科、发展交叉学科,鼓励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联合攻关,争取在重大问题上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沈壮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以巨大鼓舞,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体系计划等陆续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教材先后两次进行全面修订,教学一线的老师们积极创新形式,用心用情地开展教育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得到加强、取得明显成效。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在大学生头脑里进行思想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加强和改进的落脚点是提高吸引力和实效性,关键在内容创新与方法创新并重。从内容角度讲,要善于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授与学生的思想关注点有效对接,回应热点、讲透难点、化解疑点。从方法角度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把大道理、硬道理讲细、讲活,做到娓娓论道、循循善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注重引导学生由事实得出结论,从感性走向理性,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立场。一个优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既要心中有“真经”,又要教学有“高招”,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的“看家本领”。其中,内容为王,更具有根本性。只有自己把“真经”读透了,理解深了,教学才可能游刃有余、出神入化,才能让学生感到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者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研究,坚定信仰,练好内功。

  深化新形势下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研究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 金一南

  深化新形势下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研究,要充分考虑过往研究所基于的形势和条件已发生重大改变。一是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国防与军队建设走出了长期低水平徘徊的困境,迎来了建设的黄金时期。建设一支与中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武装力量,已经成为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二是随着国家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安全结构变化,军队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发生重大变化。三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安全空间由三维向多维拓展,信息、网络、太空、电磁频谱成为国家安全的新领域。

  目前我军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变革。为深化新形势下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研究,要重视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加快弥补军队正规化建设这块短板,从习惯于文件管理、会议管理,转变到遵循法规管理、条令管理的模式上来。二是改革传统的干部选拔方式,建立完善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担当大任的机制,注重到军事斗争准备第一线、从各类重大军事行动中去寻找、识别、选拔“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三是弘扬中国军事哲学和战略文化,缔造中国“非对称”优势。不能照别人的葫芦画自己的瓢,而要通过变革实现自我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形成非对称,只有非对称才能形成优势,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四是注重通过个案推动总体,在战略约束中积极稳步地完成能量释放,表现战略定力。

  新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探索与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王 文

  出生在80年代的新一批青年学者,正在成长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队伍的一支生力军。这一代人的特点是,成长、求学、思想成熟的历程与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高速发展的进程同步。当我们这一代人开始登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舞台时,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世界越来越重视中国发展的经验。“80后”学者是中国第一代无需背负“落后国家”心理包袱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事业的起步期就可以平视世界同辈。

  新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仍然要虚心学习、研究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基于别国经验的学术成果,也不能接受西方意识形态下居高临下的学理说教,更不能数典忘祖。关键还是要扎根实践,下苦功夫,求真学问,以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国家为目标,在生活中寻求真正的研究选题,让研究工作回归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的思考中来。

  我们以亲身的经历越来越感受到,当代中国实践是伟大的,对人类文明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独特的经验与财富。这正是新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可能超越前辈、超越西方的现实根基,也是坚定信念、扎根本土的时代源泉。

  如此伟大的成就,新一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应研究好、总结好、发扬好,让中国的经验影响全世界。青年学人拥有自身优势,如果能够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把握时代的潮流,更加有定力、有底气、有思想,用中国自己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阐释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以及背后的制度安排,那一定能够构建中国的学术软实力。我们已经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在一代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持续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根本解决“挨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