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十三五”时期发展谋划良好开局——五位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眼中的两会“热词”

发布者:卢晶晶发布时间:2016-03-21浏览次数:28

随着全国两会落幕,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建设迈上新征程。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能否行稳致远,意义至关重大。在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划定总路线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诸多事关全局的关键词、紧要点。在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首席专家眼中,哪些“热词”需正确理解、认真对待?本版特邀其中五位,继续为读者解读两会精神、展望未来发展。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首席专家樊纲:
6.5%~7%的目标可以实现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面临一系列挑战与问题。比如,体制缺陷仍是制约我们实现均衡、包容、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导致劳动成本上升,产业竞争力下降;产能过剩尚未完全化解,金融债务风险仍然存在等。但带给我们信心的是,诸多有利因素正在支撑经济持续增长。
  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尚未完全消失。我国劳动力总量已开始趋于下降,但决定劳动力供给的,主要不是劳动力总量,而是劳动力结构,即还有多少可以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同时,尽管劳动成本较低这一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会像过去那么大,但由于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工资成本的增长,使得这种比较优势在“十三五”时期仍然存在。
  资本积累仍对增长有较大贡献。随着社保体制的发展、工资的提高和税收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的储蓄率会有所下降,但仍会保持在较高水平,资本积累速度仍会较高。资本存量总的来说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会有所增长,对经济增长仍有较大贡献。
  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步进入或接近世界产业前沿,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均有所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猛。
  以上因素共同决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制造业产业谱系拓宽的前景:一方面,由于劳动成本仍然相对较低,可以使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会有明显提升,这些产业会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综上,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6.5%—7%的预期目标可以实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姚洋:
“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强本固基


  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给中国制造业吃了一颗“定心丸”,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具有指导意义。
  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迫切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不同于从0到1的创新,它不是灵光一现的,而是从1到n的精益求精、直至极致。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呼唤这种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迫切需要重建一支训练有素的工人队伍。在20世纪90年代,工人多数分布在国有企业,他们的培养过程漫长,要从学徒一级一级走向八级工。“十三五”时期更加呼唤“工匠精神”。这是因为,产品的更新换代要采用新技术,归根到底,工艺还是掌握在工人手里。要给予工人更多尊重,使他们有做好本职工作的环境和氛围,否则将会影响青年人的职业选择。同时,可考虑恢复八级工制,让工人更有奔头。
  互联网大潮席卷全球,导致不少传统制造业感到忧虑,甚至“打怵”。在进行宣传时,需要把握好度,明确互联网服务制造业的根本定位。调研发现,在那些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它们的制造业都很发达,工业化就业水平达到30﹪。这些发达的制造业影响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使就业分布在高端服务业。需要明确的是,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更为重要。要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基础能力为重点,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工匠精神”,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顾学明:
用经贸合作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2016年的重点工作明确强调,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
  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经贸合作更需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经贸合作要主动对接沿线国家的合作需求。我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火车头,应充分发挥贸易和投资大国的优势,顺应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主动对接诸如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计划、欧洲的“容克计划”、蒙古的“草原之路”倡议等发展需求,优进优出,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优势产品的出口,用中国大型成套设备、技术、服务和标准助推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
  经贸合作要加强对外贸易与投资合作的有效互动。综合运用“两优贷款”及援外投入,实现“三外”并举,在扩大产品进出口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水平的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核电发电等行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用中国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结缘世界。
  经贸合作要综合运用各种载体和渠道。灵活运用我国的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园区载体深化互利共赢,支持企业建设出口产品“海外仓”,更好地借助上海合作组织、G20、APEC、金砖峰会等平台推动务实合作,深化与亚行、世行、亚信、伊斯坦布尔进程等的合作,激发“一带一路”区域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
  经贸合作要实现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努力消除经贸合作中的现实障碍和体制藩篱,提升“一带一路”全线的贸易与投资便利化水平,建立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充分发挥双边经贸联(混)委会等现有机制,全方位推进双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共同构建均衡、共赢、包容的国际经贸体系。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席专家陈东琪:
找准自身节奏,稳定经济运行

 

  政府工作报告把稳增长放在了突出位置。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弱增长态势,我国发展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在国内,在转型升级的“三去、一降、一补”中,钢铁、煤炭产能过剩,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面对这一情况,我们要有充足信心,找准自身节奏,实现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6.5﹪~7﹪的增长目标。
  我国需求有潜力。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购买能力不断提升。照此,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将快于人均GDP增长速度;人均GDP增长速度又将快于GDP增长速度,这将产生巨大的消费潜力。此外,我国消费结构正在转型升级,消费链条不断加长,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开支规模较大,旅游消费需求也在逐年扩大,正在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无论是从消费的结构、品质还是居民可购买的程度来看,我国消费都蕴蓄着巨大潜力。
  我国供给有动力。我国现在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期,生产要从依赖资源消耗转向靠知识、靠技术、靠信息,这就迫切要求依赖创新、知识和人力资本。
  我国改革有活力。改革需要创新驱动。35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成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再走原来刺激需求的老路,要通过改革的方法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我国调控有能力。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要求创新思维理念、方式方法,按照新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在前三个力的基础上,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财政、货币等政策还有空间,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就利率来讲,我国的存、贷款利率保持常规状况,银行等大金融机构风险可控。此外,地方政府积极性高,这些因素都为宏观调控稳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超过60万亿。现在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5年前1.5个百分点、10年前2.5个百分点的增量。经济规模越大,增长难度也就越大。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6.5﹪~7﹪的增长目标符合预期,不能用某个国家、小经济体量的现代化水平来类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积极主动转型升级,为守住6.5%这一底线,找准自身节奏,稳定经济运行打下了基础。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政治与公共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肖滨:
决胜全面小康,着眼制度建设和治理创新


  “十三五”规划在制度建设方面,指向清晰明确。指向市场经济,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激发市场活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指向公正公平,比如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概括来说,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均衡分配。既要让强者在市场上“拼杀”,又要让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爱。
  “十三五”规划在治理创新上,主要有两大着眼点:政府治理创新。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转型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提高效能,同时不放松监管;社会治理创新。强调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强调机制健全,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增强社会自我调节功能,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健全权益保障和矛盾化解机制,使社会具有“自净”能力。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香港、澳门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港澳社会要把握发展方向,凝聚发展共识,继续发挥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动“一国两制”实践沿着正确轨道前行。
  香港的最大优势是依托祖国内地,要抓住国家制定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新机遇,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把国家的大战略、大举措与港澳自身的优势结合起来,继续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与祖国内地同发展、共进步。

 

解读“两会” 聚焦“十三五”


  3月6日,2016盘古智库论坛暨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年会在京召开。在题为“解读两会·聚焦‘十三五’”的主论坛上,来自不同领域的10余位专家围绕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展开讨论,精彩观点如下。
  ●白津夫(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原副局长):

  “十三五”的核心理念就是强化创新引领,但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要把创新落实到新经济发展上,所以政府工作报告里特别强调,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这是引领未来的重要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新经济,有几个方面结合创新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和研究:完善创新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强平台建设和载体建设;优化创新生态,完善创新链条,提高创新质量。

   ●程实(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工银国际研究部联席主管):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给我们发了很多政策“红包”。我认为,中国经济处于“减速增质”阶段,这对资本市场来说是非常好的状况。一方面可以看到,旧经济在凤凰涅槃,新经济在增长,这对投资来说是非常大的机会。从投资角度看,中国最特别与最具活力的地方就是人口结构的变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是劳动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力,也就是说人本身,人的劳动、人的积累、人的智慧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就是最大的供给侧。因此,中国会有越来越多好的投资机会出现在大家面前。

   ●冯维江(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克强总理在报告里谈到今后五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阶段,各种矛盾和风险明显增多。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一般在经历高增长阶段后会有12至15年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增速是5%~7%,而中国的增速是6.5%~7%,这对于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影响不大,时间会略微长一点。有一个时间较长的中高速经济增长,对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非常重要,这个阶段供给是对经济上的适应,同时还有社会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适应,因此今后几年是非常重要的阶段。

  ●许维鸿(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提法让人振奋,符合国企改革的方向。总理说“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路径图上说得很清楚,国有企业不能一刀切,并不是说不再创立新的央企和国有企业,一些企业消失在历史舞台上也是必然趋势。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新消费领域、创新领域等方面,国有企业同样可以参与。比如,国有企业完全可以承担创新转型升级任务,前提是必须要下决心让国有企业真的有所有者,避免部分国有企业被利益集团控制。

   ●万喆(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政府工作报告乐观又充满忧患意识,相信这样的自省和改革能提供发展的长期动力。结构性改革是全身心的改革,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过去进行的改革,唯有改革开放是全身心的改革,因为是对体制的整个改革,每个行业、部门都在被改革当中。全身心改革要有改革的决心和勇气,深层次的改革会很困难,会常常碰到利益壁垒。结构性改革本身也是有结构性的:要有前后顺序,理清上下关系,还需要左右分野和轻重调节;要把钱用到刀刃上,要有配套措施,在正确的地方干正确的事情。

  ●郑联盛(盘古智库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副研究员):

  去年的股票市场,包括外汇市场经历了很多波动,金融风险也在集聚累积,所以如何建立适应现代金融市场体系的金融监管框架,这是2016年,甚至“十三五”期间非常重要的任务。我认为,接下来政策改革的任务还是非常重,需要注意五个方面的错配:混业经营和分类监管;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统筹;上下关系,中央监管和地方监管;新旧错配,处理金融创新和旧的监管体制的矛盾;个体和整体的错配。未来在“十三五”期间,金融体系的监管要注重这五个方面的应对。

  ●吴志峰(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国际战略一处处长):

  这次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一大亮点就是明确减税,尤其是明确所有企业的税费只减不增,是非常实的一项政策。我认为,中国需要一场刺激,包括财政政策扩张和货币政策的扩张,目前情况下要偏重财政刺激,因为在流动性陷阱出现的时候,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其中,与采取政府投资支出增长相比,降低税费的政策是当前更需要、更有效的。要加大力度,明确通过财政刺激政策、减税政策,调动广大企业家和人民的积极性,增强信心,支持我国现在的稳定增长。

    ●黄震(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开始是促进,现在的目标是健康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规范互联网金融正当其时。规范不等于禁止,规范需要疏堵并用:一方面禁止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这是底线,夯实底线互联网金融才能发展;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促进资金流通加速,信息要更加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