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武: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

发布者:沈益朋发布时间:2016-03-07浏览次数:79

  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我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问题;二是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问题;三是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问题。  

  中高速增长符合三次产业演进规律 

  首先,关于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问题。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实现中高速增长的目标,这是符合三次产业演进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国实际情况的。按照三次产业演进规律,可以把以农业为主导的增长阶段称之为农业社会,把以工业为主导的增长阶段称之为工业社会,把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称之为服务业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以农业为主体的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高达50.5%,直到1970年,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才达到40.5%,开始超过第一产业,我国进入以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社会。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1%,开始超过第二产业,进入服务业社会。 

  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于1968年在其著作《服务经济学》一书中,称美国在发达国家中率先从工业社会进入“服务经济”社会,这一过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就我国的情况来说,我国从1978年到2011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3年中,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到9.8%,2012年以来,随着我国从工业社会转向服务业社会,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对于我国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原因,经济学界有种种不同的解释,大体上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一是结构性减速说,以李扬教授为代表;二是趋势性减速说,以卢中原教授为代表;三是人口红利消失减速说,以蔡昉教授为代表;四是周期性减速说,以陈彦斌教授为代表;五是后工业社会减速说,以厉以宁教授为代表。在我看来,我国之所以由高速增长降低为中高速增长,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从工业为主导的增长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众所周知,工业劳动生产率显著地高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因此,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增速的下降。关于这一点,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在196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非均衡增长的宏观经济学》中就明确地提出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低。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富克斯在《服务经济学》一书中也同样提到此观点。我国复旦大学经济学家程大中教授在2004年发表的《中国服务业增长的特点、原因及影响》一文中,依据中国1991—2000年服务业部门的实际资料细致地分析论证了劳动生产率滞后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我国从以工业为主导的增长阶段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阶段上,增长速度不仅会明显地下降,而且还具有逐渐递减的趋势,其原因就在于经济基数的不断扩大。随着基数的增大,每增长1%的难度要比以前大得多,相应地,经济增长潜力就相对变小了。事实上,李京文教授在20世纪末研究和预测了21世纪前半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大趋势,其结论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国际经验也表明,部分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在进入中高速收入阶段后,都经历了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的转变。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问题。如上所述,在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后,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呈现下降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制造业从此就会走向衰落,这里有一个相对量变化与绝对量变化的区别问题。根据三次产业的演进规律,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后,装备制造业的增加值比重将趋于下降,有的学者认为这种下降就是装备制造业走向衰落的表现。其实,装备制造业是否走向衰落,不能依据其产值比重这种相对量的变化来判断,而应根据其总产值这一绝对量的变化来判断。美、日、德这三个国家在工业化完成后,制造业不但没有衰落,反而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还应该看到,对大国和强国来说,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俄国等都拥有先进的强大的装备制造业。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还比较落后,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这与大国、强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必须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使我国制造业从目前的中低段跃升到中高端水平。  

  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意义 

  最后,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问题。如前所述,在我国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阶段后,在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增长呈现下降趋势的条件下,必须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之路,这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也是国际经验对我们的重要启示。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发展观,对我国今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由要素驱动转变为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各个方面。这四方面的创新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协调发展对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我国“十三五”期间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其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所谓加强第一产业,就是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使农产品在数量、品种、质量方面都能够与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需要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在把我国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万亿斤,并守住18亿亩耕地这一红线。所谓提高第二产业,就是要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花大力气振兴装备制造业,着力淘汰过剩的和落后的产能。所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就是要解决我国服务业滞后的问题。我国服务业增加值还有待提高,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有待调整,要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网络、计算机软件和科研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必须转变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增长,走绿色发展之路。当前,资源和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日渐强化,这就要求我国必须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之路。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最后是共享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之所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把共享发展作为我国今后发展的根本指导原则之一,此期间,我们必须按照共享经济的理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使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成果真正由全体人民共享。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胡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