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立足中国实践再谱社科新篇章

发布者:沈益朋发布时间:2015-11-06浏览次数:162

   近5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在“十三五”规划即将开局之际,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回顾“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果及经验,展望未来前景,有利于我们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开拓创新,锐意探索,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使命意识,继续创造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新的辉煌。
      
亮点纷呈、“敢于亮剑”的“十二五”
      
  2011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发展,来自高校、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部队院校、党政研究部门等系统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科研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都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
      
  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灵魂和根本。“十二五”期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在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现实问题,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对于塑造中国学术的话语权,树立中国学术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提升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体制机制的创新,促使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李文认为,“十二五”期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协同创新机制,是推动学术创新发展两个机制上的重要突破。
      
  自2011年启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及科研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创新,取得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果。2013年、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两批创新工程重大成果。
      
  5年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道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等纷纷成立。这些协同创新中心,构筑了创新平台,在汇集创新要素、推动国家重大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呈现出良好势头,在整合哲学社会科学资源、革新研究方法等方面成效初现。
      
  过去的5年,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热点众多、亮点纷呈的5年。中国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吸引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并推出一系列成果。
      
  过去的5年,是学术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敢于亮剑”的5年。一批学者剖析、批判这些思潮的根源、实质和危害等,廓清其思想迷雾,消除其恶劣影响。
      
  过去的5年,也是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深化对外交流的5年。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中国学者不断发出中国声音,增强了中国学术话语权。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李安方告诉记者,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加。如积极参与国际性重大问题的研究,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增强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感,提升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自觉和学术自信。
       
社会需求推动学术理论创新
      
  谈及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成绩斐然的原因,许多学者认为,党和政府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和价值的高度重视,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和良好的研究环境。
      
  201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安方认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成绩斐然,是国家综合实力在学术研究方面体现的必然结果,是国家软实力持续提升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由20世纪八九十年代学习借鉴西方,转身立足中国实践自主创新的趋势性发展的结果。
      
  李文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飞跃,国家和社会亟须知识界提出新理论、新学说以及新的对策建议,以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因此,社会需求是推动学术界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因。
      
  他还告诉记者,此外,国家社科基金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重大课题项目批准数量的不断提升、科研条件的持续改善、科研人员待遇和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都促进了学术繁荣发展。
      
未来五年将取得更大学术成就
      
  硕果累累的“十二五”,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的重要一步,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勇于担当、更加有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龚云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将更加繁荣,智库作用将更加显著,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逐步加强。
      
  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看来,“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这对“十三五”期间的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研究课题。为此,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扩大国际视野,对关系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张述存希望,“十三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新型智库建设。学者们普遍认为,在中国这块富含丰厚学术资源的广袤土地上,只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凸显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和视角,以进一步深化重大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将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