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 繁荣发展

发布者:卢晶晶发布时间:2013-01-08浏览次数:136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部署时,明确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这些明确的论述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明确了方向和任务,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本文拟结合南开大学的实际着重谈谈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注重协同创新进一步繁荣发展的一些认识。

  一、协同创新是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举措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仅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与技术创新,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创新包括文化文明的创新,思想观念的创新,制度体制机制创新,管理的创新等等,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协同创新是指通过新体制和新机制的构建,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对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有效汇聚和配置,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教育部、财政部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不仅对以自然科学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提出了要求,而且也把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推向了前沿。

  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的必要性,首先是由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从我国国内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2010年GDP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银行统计的213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00位之后,人均谷物、资源占有和劳动生产率比较低,而且,经济结构需要优化,经济发展质量需要改善,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这说明,经济总量的跃升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没有改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全球范围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世界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发生,暴露出西方发达国家的矛盾,发达国家在加快调整结构的步伐,采取一些新的战略,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能力的核心因素。我国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大国后,国际格局发生变化,面对的摩擦将会增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将会加大,享受的优惠和权利将会减少,国际经济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哲学社会科学担负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快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的整合与重组,促进与实践、与科研部门、实际部门的紧密结合,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等教育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力军。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等教育的哲学社会科学无论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在社会服务等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设了一批水平较高、内容丰富的重点学科,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学科体系;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取得重大成果;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与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需求相比,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而要提高质量和提升创新能力,重要措施是协同创新。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协同创新是推动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社会紧密结合的战略举措。

  二、以社会服务为方向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开展协同创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协同创新,首先要坚持为人民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把国家急需摆在首位。要瞄准时代、实践发展的需和学科发展的前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高等学校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科研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抓住全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机遇,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研究。在当前,要适应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新时期的新要求,研究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发展规律,研究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的要求、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特别要适应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两大主要问题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潮流,研究和揭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促进我国的开放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要积极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对策研究,促进交叉研究,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建设开放、集成、高效的创新机制,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协同创新,同时要要坚持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就是要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并以协同创新开展文化传承创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发挥特有的整体优势,整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才资源开展与科研院所、行业产业以及境外机构等开展协同研究,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加强文化对外表达和传播能力,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有益的贡献。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协同创新,必须深化高等教育机制体制改革,其中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的机制和体制,同时要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首先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高等学校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改变只由学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努力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要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学校与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特别注重探索多部门、多渠道协同培养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协同创新机制。高等学校同时是科研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建设开放、集成、高效的创新机制,推进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以更多更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要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必须深化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科研组织模式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改革,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特别是要深化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三、南开大学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平台的做法和进展

  为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与国家统计局紧密合作,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处在关键的时期,站到21世纪历史发展的高度和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前沿,发挥经济管理等学科和高校、国家研究机构的综合优势,提升协同创新综合能力,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开放、运行、发展理论和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综合研究,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理论和政策支持,同时培养更多更好的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急需,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急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协同创新中心就是适应这样的需要而成立的,其方向的确立,适应了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对于促进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人民富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和昌盛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中心”的宗旨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瞄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以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以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门类的7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和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主要依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和国家统计部门的优势和独特作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与“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积极联合、积聚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长效机制,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积聚和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经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大影响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的标志性成果,将“中心”建设成为主要为国家战略决策服务的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于一体的高端资政育人智囊机构和能够体现国家水准、在国际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与理论创新高地。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心”设立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下设六个协同创新平台: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协调为主攻方向的综合创新平台;以深化改革进程中提出的和将会遇到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的经济改革研究平台;以扩大开放相关的重大理论、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为主攻方向的经济开放研究平台;以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微观经济运行与治理为主攻方向的经济运行研究平台;以科学发展、区域协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为主攻方向的经济发展研究平台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传承发展创新为主攻方向的基本理论研究平台。

  “中心”是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为一体的非法人实体机构。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学术委员会对重大学术问题把关的主任负责制。理事会由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与国家统计局派员共同组成,是决策机构,负责重大事项的协商与决策。学术委员会成员由理事会聘任国内外专家组成,经理事会授权,负责属于学术领域的重大事项咨询和把关。

  “中心”设主任、副主任,下属的六个协同创新平台设首席专家,负责中心创新工作的开展。

  为确保“中心”顺利运行,“中心”已在如下八个方面进行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

  1.构建科学有效开放的协同创新管理体系。“两校一局”为“中心”的创始单位, “中心”坚持开放共享与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需要,可适时吸纳国内外愿意参与创新又有能力创新的单位和个人参与中心的工作。中心所属的每个创新平台要有一个或多个紧密的协同创新合作伙伴。

  2.建立全员聘任制度。协同创新岗位的设置完全依据创新任务的需求,并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面向国内外,选择最优秀的人才承担创新任务,建设世界一流的创新团队。对于参与单位的受聘人员,“中心”通过“双聘制”等解决人员流动与稳定问题。“中心”以及各创新平台设置首席专家岗位,任期一届四年,最多连任两届。

  3.健全寓教于研、寓教于社会实践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科研、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两校选择经济、管理两大学科门类的优质学科专业,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中心”合作培养人才的“特区”,建立课程共享、学分互认的机制,充分发挥协同创新平台人力和其他资源的优势,为国家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探索、积累经验。

  4.形成以质量与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住的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将评价结果与个人收入分配、奖惩、升迁、聘任结合起来。

  5.建立联合攻关机制,建设学习型“中心”。“中心”充分利用协同创新平台的人员、学科以及资源的优势,对重大的、需要跨平台、跨单位、跨学科的问题,建立联合攻关机制,以确保顺利完成协同创新任务。同时,“中心”积极建设学习机制,鼓励发现问题并进行充分交流,将“中心”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的协调创新平台。

  6.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在整合发挥现有经济管理优势特色学科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国内外其他优势特色学科资源参与“中心”的创新。集中优质资源对学科交叉重点支持,充分发挥优势特色、交叉学科的汇聚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基础,形成持续创新机制。

  7.积极探索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按照国际化、中国化的要求,积极吸取国际上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选择世界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合作,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积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参与创新,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同时积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管理学,打造中国话语体系,推动中国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和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经验走向世界。

  8.鼓励大胆创新,营造协同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构建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格。

  中心自成立培育以来,除了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以外,还紧扣十八大主题立项开始了一批重大课题研究,有的已取得初步成果,制订了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拟于2013年暑假后开始试行。我们相信,有十八大精神的指引,有教育部的领导和所在学校的支持,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协同创新中心一定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