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哲学引领“文化热”

发布者:卢晶晶发布时间:2012-12-29浏览次数:29

 “文化热”对于近现代中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20世纪就有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化热”和80年代的“文化热”。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热、红色文化热、民俗文化热、网络文化热等文化热潮相继兴起;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文化产业、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等文化热词引人注目,形成足以与前两次相媲美的“文化热”。“文化热”的发生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密切相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在特定时期尤为激烈,这促使人们对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文化也就“热”了起来。

“文化热”对整个社会的理性、健康发展以及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所处时代视域的遮蔽以及认识水平的局限,“文化热”往往也存在一些偏颇。笔者认为,文化可以热,对待文化的头脑却不能热。面对持续升温的“文化热”,需要对文化行为、文化理念、文化观念进行哲学思考,正确认识文化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处理文化同经济、政治间的关系。那种认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文化仅仅理解为“为经济作嫁衣裳”的配角,固然不好,然而认为似乎文化问题解决了,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就都会解决,将文化视为决定一切的力量,从而走向文化决定论的立场,也要不得。以文化哲学指引“文化热”,才能使“文化热”的价值真正实现。

“文化热”存在的问题和隐忧

当前“文化热”是在经济和社会取得巨大进步的条件下发生的,市场经济的逐利惯性、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以及文化产业化的趋势,助长了人们关于文化的浮躁情绪。因此也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文化发展的趋利化势头。“文化热”与文化产业的刺激和推动有直接关系,但不能忽视文化事业的发展。现在各地“文化热”的兴奋点,集中在文化旅游、文化产业以及文化GDP上,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相对不足,不难看出,人们看重的还是“利”。重视文化产业,不应仅停留在文化产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层面,而更应重视其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作用,以产业发展文化绝不能把文化消费化、空心化、低俗化、娱乐化、游戏化。

其二,文化建设的显绩化倾向。当前,文化建设从各地来看存在注重显绩的倾向,一些地方在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等文化硬件的建设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在人文环境优化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等文化软件建设方面有待完善;一些地方把文化产业园区作为主要项目,无视自身实力和条件;还有一些地方则投入到名人故里的争夺之中,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现实文化人才的培养上。这种注重显绩的倾向不及时调整,势必导致越来越多的作秀、跟风现象,制造越来越多的形象、面子工程,让文化建设脱离实际。

其三,文化反思的自觉性不强。文化反思是“文化热”的一个重要维度,文化反思的缺失必将削弱“文化热”的积极力量,使其发挥不出应有的效应。当前阶段,文化重量不重质现象在各个领域都存在,文化创新性不足已经阻碍了文化的进步和提升,文化保护措施不当正在人为地割裂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等,这一切都需要自觉地进行文化的自我批判,对文化发展的得与失、优与劣、成与败加以总结。一些地区急于宣扬文化成绩,缺乏对原有发展思路的深刻反思,这无疑削弱了文化建设的内在张力。

文化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和尺度

文化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的领域,对文化忽冷忽热的态度不利于文化发展。要想让文化长期保持合理的热度,就要在文化工作中遵循以下原则和尺度。

第一,文化工作要确立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文化工作必须按照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要求展开,从基础做起,而不能仅仅着眼于当前利益。文化真正的生命蕴含在文化教育、文化生活、文化服务中,那才是文化的根本,才是文化建设主攻的方向。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决不能不顾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片面追求文化的经济利益,忽视文化的本体性、根本性作用,让文化工作走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老路。

第二,文化工作要立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实情。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文化工作的立足点,只有文化工作符合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需要,文化才会真正热起来,也才会持续健康地发展。这就要求在进行文化设计和建设时,要对文化有深刻的自觉,对自身文化的特色、历史、资源、优势,以及世界文化的发展态势等文化实际情况有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设计、部署和规划文化工作,文化发展才不会脱离实际。

第三,文化工作要符合人民大众的文化需要。文化归根结底是服务人民,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能否满足,关系到文化工作的成败。“文化热”只有来源于人民、依托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才是真正的“文化热”。所以,文化工作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关注文化民生,调查人民的文化需求,由此给文化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为文化建设提供根基、方向和依据。

其实,每一次“文化热”的背后,都蕴含着人们的一种渴望和期待,这是“文化热”的根本动因。“文化热”绝不是人为炒作的热闹,而应是发自内心,对文化的热衷产生的文化表征,它会随着人们对文化的关注、思考、探究逐渐升温,最终内化为一种积极的力量。当今的“文化热”,如果能够注入更多理性思考、现实关切、人民意愿,很可能迎来中华民族又一个新的时代,开启中华文化又一个新的篇章。但如果仅仅把“文化热”当成一个噱头,抑或是获取经济资本的机会,那么“文化热”就会偏离其既有轨道,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和效果,最后只能虚热一场,留下越积越重的文化负担和越走越偏的文化异化。

(作者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