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科资讯
学界热议协同创新:打造学科集群 提升科研能力

发布时间: 2013-03-01      访问次数: 399

   近期,高校“协同创新”成为学界热议的重大话题,众多高校、学者参与其中。2月22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的资料显示,已有300余所高校按照“2011计划”的要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协同创新,150所高校成立了协同创新中心。2/3以上的中科院研究所、60%的行业骨干研究院所以不同方式参与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当中。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告诉记者,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联合攻关。目前培育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对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都有涉及。本报记者日前围绕协同创新问题采访了有关机构和学者。

  多元主体进行深入合作与资源整合

  2012年3月22日,教育部、财政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同年5月7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视频会议,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张东刚告诉记者,按照“2011计划”,未来国内一批高校将从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出发,建立一批协同创新机构。

  创新是不同要素或主体的优化排列与重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雷声说,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傅才武表示,由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四川大学联合共建的长江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分散研究转向协同研究,完成了对长江文明各区段文化研究力量的整合;业已形成国家需求与学术研究方向对接的新型管理运营模式;形成了具有特色和专业优势的研究团队雏形,如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和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基地)就形成了“文化产业战略与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团队。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告诉记者,由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组建的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各协同单位迅速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机制,明确了各自的目标、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未来五年的具体任务,并着手联系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当代中国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到中心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启动建立了大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道路研究网络平台,建立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数据库。

  “2011计划”四年为一周期,按照培育组建、评审认定、绩效评价三个阶段开展。国家每年组织一次评审,择优遴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张东刚说,协同创新通过八大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支撑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最终实现世界一流的目的,通过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知名学术机构的强强联合,成为代表我国本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与能力的学术高地。

  形成成果集群和学科集群

  张东刚对记者说:“‘2011计划’强化问题,淡化学科,利用多元的、综合的知识体系对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进行联合破解。”张雷声表示,在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关键要把握问题和问题域。问题包括学科前沿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等;问题域则是提问的范围、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和逻辑可能性空间。问题关联在一起,就需要多个学科来解决。

  协同创新产生的是单个主体、单个要素的研究无法达到的整体协同效应。张雷声说,整体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和学科集群的形成上。学科集群是根据创新性研究的内容进行学科互补而形成的。哪些学科能聚合为一个集群,主要取决于所要服务的产业集群的性质和需要。需要哪些学科,哪些学科就可以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学科集群,打破学科界限、区域界限、行业界限,形成具有学术社区意义的中心,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性研究。

  傅才武告诉记者,长江文明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借助国家重大文化项目实现多学科协同,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学科融合经验;借助一系列重大文化项目,探索形成了一批学科融合范例。如通过整合考古学、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和遥感测绘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承担了“荆州大遗址楚文化保护与传播技术集成示范”等项目。秦宣表示,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各协同单位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最新动态等方面也已产出相应的成果。

  “协同创新可以简单概括为:以问题和问题域为基点,以社会、学研为一体,以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成果集群和学科集群。”张雷声补充道,一方面,以问题和问题域的研究为内容的成果集群催生学科集群,使学科集群的创新能力促进标志性创新成果、实践基地、创新团队、拔尖人才的产生,并落实于实践,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学科集群在促进成果集群的产生中,在培养人才、用于实践、服务社会中实现知识创新的价值,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包括丰富原有学科及创建形成新的学科。

  开展协同创新理论研究 完善体制机制

  协同创新中心快速发展,而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建设现状如何?协同创新中心内部多主体、多要素的组织关系应怎样处理?

  管理者们认为,目前我国协同创新发展在机制体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朱桂龙对记者说,首先,体制与制度对创新资源的割裂使创新资源与要素难以流动。其次,评价体系不合理与过度评价共存,过度强化唯一性以及对数量的追求,导致学术优先权竞争异化;过度评价加剧部门、组织及个人的学术竞争及利益冲突,导致竞争多于合作。再次,学术环境基础薄弱,学术交流合作中新思想、新知识等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科学共同体自律性不足。秦宣也表示,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在实践中尚有一些难点,如在人员聘用与评价制度、人才培养机制、招生模式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缺乏配套制度,协同创新中心缺乏相对自主权,协同单位内部的人员流动和各研究机构的体制变革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为此,“在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中,教育部专门设立了一个有关推进协同创新研究的重大项目,即协同创新的理论、机制与政策研究”。张东刚介绍,一些学者也纷纷承担起协同创新的深层次理论思考和探索的责任。

  “这些年来,我们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建立了一大批产学研联盟,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联动行动。因此,协同创新的研究,理论上并不是空白的,过去的研究会对协同创新形成一些支持。”朱桂龙说,但是,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还是有很大差异的。过去的产学研结合主要解决企业问题,跟高校、科研机构自身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

  协同创新将推动学科发展

  各学科的参与、融合繁荣了协同创新中心。而协同创新中心的蓬勃发展,也将推动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张雷声认为,在协同创新中,学科集群是为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发展服务的,在服务的同时也会推动学科本身的发展。

  秦宣表示,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在科学研究方面,将推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利于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扩大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国际影响;将推进中国发展道路研究,有利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扩大中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在学科发展方面,可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整体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水平;提升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建设水平,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