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科资讯
推进交叉研究 突破学科限制

发布时间: 2013-02-24      访问次数: 400

随着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以往依靠单一学科进行某一领域专门研究以解决社会问题的研究思路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不同学科的研究正在不断渗透、融合,日益成为学术创新发展的突破口。交叉研究已然是学术创新的必然路径。

  本期“学术三人谈”栏目特邀国内交叉研究领域的有关学者,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如何进行交叉研究等方面畅谈各自的经验和见解。

  学科交叉处最能实现学术创新

  陈兴鹏(兰州大学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交叉型学科已成为一种趋势,即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打破学科边界,促进相关学科之间互相渗透,交叉发展,从而解决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最能够实现学术创新的地方,就是两个或多个学科的交叉处。在未来,知识体系将据此重构。

  兰州大学中国西部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就是在学科交叉处取得研究创新的突破口,即用地学的知识去研究经济学问题,从整体和系统的视角来考虑效率问题。在知识结构方面,地理学和资源环境学知识占1/3,经济学知识占1/3,技术科学知识占1/3。在人才培养方面,为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中心与国外高校合作对招收的学生实行联合培养。目前,已经先后有多位学生被派往包括美国加州大学、杜克大学、佛蒙特大学、波特兰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知名高校进行深造,学成归国的学生获得了国内学界的广泛认可。

  技术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积累,因此,中心与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合作,带领学生深入甘肃的主导产业——有色冶金、石化、装备制造、建材、生物医药等生产一线观察、研究,理解产业共生和产业集群,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科研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行业协会和有关研究院所专家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在研究对象上,中心正考虑把循环经济研究扩展到循环社会研究领域。循环经济最终的指向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循环经济和循环社会模式,将资源路径与环境路径整合起来,这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化和系统化路径。

  科研经费申请需打破学科限制

  李辉(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

  从促进知识积累和科学进步的角度讲,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交叉研究。否则,科学研究就如同盲人摸象,所做的研究就会出现片面性,甚至可能出现错误。

  成立于2005年的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直从事以分子人类学为核心的现代人类学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现代人类学研究融合了生物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四个学科。虽然学科不同,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但是研究的问题是相同的。

  运用单一学科进行某一方面的研究,其结果是浅薄甚至片面的。在研究人类起源及人类迁徙时,如果仅仅从某单一学科进行研究,得到的信息是不完整的。从1997年开始,复旦大学的人类学研究就从以传统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为主转型到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方向。分子人类学融合了基因遗传学、考古学、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等诸个学科,是一个文理科大交叉的研究领域。目前,实验室正在进行的五个项目都是关于中国人群的演化历史以及演化过程中基因的适应性变化。这五个项目均用到上述提到的四个学科的知识。

  经过16年的发展,复旦大学的分子人类学研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为了使这个学科的研究不断地交叉融合,并在整体力量上平衡发展,实验室在世界范围内引进相关领域的精英学者参与教学及研究,实验室目前约有20个课题组,50多位教师。

  交叉可以使学术研究产生新动力,但是推进交叉研究目前也存在难题。比如在申请经费时,交叉研究项目往往遭遇各种限制。首先,因为国内科研经费的申请都是以学科为平台,各种经费都明确分配给某个固定的学科,交叉学科在申请经费时找不到合适的申请口,经费申请难度很大。所以,我们有时候不得不对课题进行“包装”,使其具有某一学科的纯粹特征。因此,要推进交叉研究或进行交叉学科建设,就必须打破这一限制。

  其次,从事交叉研究必然要求研究者本身具备多学科的学术背景。这方面目前也很薄弱。所以,基于交叉研究的需要,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课程设置的全面性、系统性、多面性。我们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人类学的大家,在交叉研究领域具有更多的学术掌控力。当然,这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培养的过程。

  以交叉研究推进灾后重建与管理领域发展

  王建敏(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

  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是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为响应社会需要、拓展学校未来发展空间而重点建设的交叉学科群平台之一。学院以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领域的迫切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四川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所具有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积极促进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灾害科学与技术、环境学、建筑学、力学、康复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交叉融合,努力寻求新学科增长点,以此作为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全面创新的重要突破点。

  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于2008年6月联合成立“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支援及研究中心”,借此动员及统筹两校不同学科领域人才,为救灾及灾后重建提供高质量的科学与技术支援、研究和服务,并协助灾区进行灾后重建工作。2009年7月,在“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支援及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筹建了“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目前,学院已经全面展开的硬件项目包括六个实验室及一个资源中心:灾害护理实验室、义肢矫形实验室、物理治疗实验室、作业治疗实验室、灾害心理康复实验室、灾害社会重建工作实验室、灾害信息及文献资源中心。软件项目建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培训项目,包括联合博士培养计划,灾害硕士课程,本科课程援助,一线专业人员短期培训;二是社区实践及服务基地,包括学校及社会工作,医院康复工作,社区服务;三是学院研究中心项目,包括灾害信息及文献资源中心建设。

  学院志在创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的防灾减灾领域理论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高地,最终实现将学院建成开放式、多学科、国际化、可持续的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与管理领域的高水平新型学院的目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