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梁: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环境伦理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哲学与社会发展学、生态经济学、环境伦理学、环境资源法学和企业仿生学。重点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宏观战略以及人文社会科学视角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丰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始终牢牢把握人与自然这一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议题,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始终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加快形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发展方式、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绿色社会生产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生态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绿色旗帜。生态文明理论工作者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以对历史负责、对当下负责,利于当代、惠及子孙的主动精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畴,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增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生态文化建设新高潮,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黄承梁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宣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从战略全局对统筹人与自然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极大增强了全党、全国人民和全社会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伟大动员。
美丽中国,承载着我们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生态文明,便是托起美丽中国的强劲臂膀。建设美丽中国,恰逢其时。为此,本报特开辟“美丽中国”周刊,报道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作为首期,本报今日刊出对山东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黄承梁的专访,请他讲述如何切实把握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战略意义和重要着力点。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从建设理念到理论形态的历史演进
记者: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经历了怎样的成熟与完善过程?
黄承梁:生态文明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其思想孕育、理论形态形成与发展、成熟与完善,至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是十六大以来至十八大十年间科学发展、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备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孕育。十七大以前,可以看作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孕育时期,这一时期党的几次中央全会提出的重大思想内在地包含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作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十六届四中全会完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求我们着眼于“自然—人—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协调和统一,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立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要求我们采取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形态的形成与发展。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治国方略的正式确立和其理论形态的初步形成。十七大以后党的几次中央全会,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形态。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任务,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全面部署,整体推进;十七届五中全会从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出发,强调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文明理论形态的成熟与完善。胡锦涛同志在“7·23讲话”中,从生态文明建设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和面向人类的宽广视野,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的科学新论断。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极其重要的文献,是指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帜理论,它标志着生态文明理论形态的成熟与完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一对孪生姐妹。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文明形态的形成。纵观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进,每一次生产方式的大发展、大变革,都伴随着每一次文明的更替,都使人类的物质生活更加丰裕、精神世界更趋高级。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范畴引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地位和战略任务之中,使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和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要努力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性、历史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勇担历史重任,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
记者:请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意义。
黄承梁:十年发展,成就辉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构成“五位一体”总格局。这是较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传统格局的质的跨越,使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和历史性的变化。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十六大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的共同意志,是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它表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整体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又要在整体推进中全面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性地位,强化协同创新,坚定不移地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
记者: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
黄承梁:十八大既坚持了十六大以来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又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社会)与自然发展规律的认识,一脉相承,提出了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客观上形成了当代中国必须遵从的“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由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命题、基本内涵、理论主体、理论基础与理论形态、理论特质、政策基石、历史使命、全球意识等八个方面构成。
它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学说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和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命题:人与自然及其相互关系。
人类社会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如何破解和正确处理“人与自然”这一关系,是人类自原始社会“敬畏自然”至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社会“征服自然”历程中始终探索不果的命题。恩格斯劝诫道:“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指出:(人与自然)“这种关系以一种感性的形式、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表明属人的本质在何种程度上对人来说成了自然界,或者,自然界在何种程度上成了人的属人的本质”。然而,很多人却对这一“显而易见”的关系持僵化对立立场。十八大报告,首次以“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表述,实现了对生态文明核心命题的科学界定。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
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胡锦涛同志指出: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八大进一步深化了基本内涵的认识,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主体: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贡献。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下,是作为国家行为实现的。中国共产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力量。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依次提出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念和两型社会战略目标,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最为坚实的政治保障、思想基石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理论成果中关于人与自然科学统筹、和谐相处的思想又辩证地统一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性任务之中,发展于十七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时代要求之中,成熟于胡锦涛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的科学新论断之中,系统完善于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召唤中。从十六大到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理论,从理论形态到理论体系,历届中央全会都从根本上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指导思想,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力量,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世界范围内对人类文明的创造性贡献。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形态: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最高理论形态。
在论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马克思认为:第一,人是“自然存在物”和“对象性的存在物”的统一。第二,人的生存发展是有机身体与无机身体的统一。他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第三,“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我们仅仅知道一门惟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制约、融为一体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和指导思想。另一方面,相当时期以来,西方学术界尖锐地触及到了马克思主义是否有其生态文明理论的问题。西方激进的生态主义者和绿色运动的理论家,认为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生态思想与其著作的主体思想没有系统性的关联,它们只是作为“说明性旁白”出现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因此完全可以忽略。在21世纪的上半叶,中国共产党人以生态文明的崭新理念,高度概括和统一了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发展观,高度抽象和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态文明最直接的发言。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特质:建立在社会转型基础上的实践性。
十八大所昭示的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其最重要的分水岭意义在于用生态文明开创了人类环境保护和发展的新局面,突破了就环境论环境的单一环境保护格局;它同时向世人宣示了一个生态文明社会的渐行渐进。它不仅要求将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要求秉承和发展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明确指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当前,人类正面临一次绿色经济时代的巨大变革,绿色经济和生态产业正在为发展和创新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在本质上就是要建立一个人类与自然、消费与生产、物质与精神之间制衡协调的新社会,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的新国民经济结构。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基石: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在新的时期、新的历史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坚实推进,必须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制度建设的更加协调、更加系统、更加成熟。十八大报告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不仅如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也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常态。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社会主义能够使人们享受到人与自然规律相协调的生活,“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实现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中,其最终归宿就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意识: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当前,推动各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受制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真诚合作,还要受制于各国由生产力水平实际状况支撑的国家整体运行能力。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思想的提出及其实践,显示了发展中国家全球责任意识的觉醒,有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使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朝着更加积极和合理的方向演进。建设生态文明,我们应在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内达成全球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