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单列学科之一,2003年至2012年,艺术学切块经费投入总计已超过1亿元,共计立项905项,结项366项。特别是从2009年起,艺术学切块经费每年突破1000万元,到2012年,达到历史性的2800万元。除了切块经费的逐年增长,课题指南的科学指引、管理工作的严谨规范,都为研究工作的日趋深入、学科建设的扎实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力促成了艺术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性研究并重,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助力中国艺术学的当代建构
2011年2月13日,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具有独立门类的学科。这一学科地位的确立,既是现代知识体系的逻辑使然,也和中国艺术学学术研究的进展、尤其是与一大批具有学科建设意义成果的涌现密不可分。
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中华艺术通史》、《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民间美术史》、《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中国电影摄影艺术发展史》等史论研究的纵深发展,通过考察、叙述和阐释中华艺术及其各门类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规律,为艺术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建构奠定了坚实基础。2006年问世的《中华艺术通史》,是一部以全部艺术门类为研究对象,涵盖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清末的综合性大型史论著作。它不仅对各艺术门类和样式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给读者提供了全方位认识中华艺术发展轨迹的可靠门径,而且力图对各种艺术门类共同蕴涵的艺术规律和共同遵循的美学原则进行更深入的提炼,为我国艺术史乃至文化史、社会史方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堪称中国艺术研究界为中华文化建设奉献出的一部艺术史经典之作。
在传统史论研究收获硕果的同时,艺术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构工作也初见成效。已结项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主题史》等重要成果,从学术史、理论史的角度为当代中国艺术理论体系的建构梳理脉络、挖掘资源;《艺术类型学》、《艺术辩证法》、《艺术经济原理》、《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研究》等优秀成果则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丰富着艺术学的理论研究。在2008、2009年度立项的两个委托项目中,更可见国家社科基金对艺术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引导和支持。2008年立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研究”项目,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构想,并初步建构了基本框架。2009年立项、计划由40余部论著构成的《中国艺术学大系》,则致力于在深入研究、准确把握中国传统艺术法则、规律、审美原则,汲取、融合西方艺术学本质精髓,总结当今时代艺术形态特征的基础上,以适用于中国特色艺术学本质特点的科学方法论,为建构中国艺术学学术体系奠定基础。
共筑中华民族的“文化长城”
正如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学大系》总主编王文章所言,“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开掘其蕴涵的人文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既有着历史的必然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在新的时代文化崛起的要求。”因此,总结中华文化艺术悠久历史的基础性研究,抢救民族、地域特色鲜明的珍贵文化艺术遗产的综合性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一抹亮色。除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中华艺术通史》、《中国音乐文物大系》这样的系统性、综合性项目之外,针对特定地域、特定民族艺术形式的深入研究也成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重要内容,如“越剧文化研究”、“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界民族音乐文化实录”、“江西赣南采茶舞蹈保护与实践研究”等都是新近立项的在研项目。
在上述项目中,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长城”的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共计298卷,约5亿字。涵盖民间歌曲、戏曲音乐、民族民间乐器乐曲、曲艺音乐、民族民间舞蹈、民间故事、民间谚语等内容,其工作规模之大、动员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普查程度之深,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松指出,十部文艺集成的对象都是生活文化,如果生活文化迅速背离传统,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的文化认同将面临风险。
李松还表示,在现代化带来的社会转型与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博弈的背景下,文艺集成工作抢救的正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和而不同”的身份标识与文化共性。这为中华文化体系的建立以及新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关系到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尊与自信。对此,《中国艺术学大系》副总编吕品田研究员可谓深有同感。他告诉记者,一百多年来,现代艺术学的理论建构基本是在西方中心主义的氛围下进行的,这与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表达中国人的审美需要都是有距离的。重视中国的文化传统,将艺术研究融入到中国的历史文脉之中,是中国人文化自信增强的表现,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他特别指出,艺术不同于其他文化形式的地方在于,它通过让人轻松、使人快乐的“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影响人、教化人,这种独特的魅力使得艺术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民族品格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
如果说,民族性是“中国艺术学”的底色,那么,当代性则为“中国艺术学”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这种当代性既蕴涵着对新的艺术形态、艺术观念、艺术理论的吸纳,更在于对时代精神的凝练和表达。具体到中国语境,就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理论资源和智力支持。这一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支持体现在战略、体制到政策等各个层面。
2006年立项的委托项目“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针对当代中国文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亟须解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集合艺术学各领域资深专家展开研究,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此外,围绕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重大现实问题,全国艺术科学研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及历年课题指南中都设计了相应的研究方向与选题,引导和鼓励相关研究。目前,已完成《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网络文化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文化产业集团的成长机制与政策取向研究》等研究成果,在研资助的项目则包括“农民工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基层文化体制改革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与路径研究”等。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艺术节、节日文化建设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具体领域,国家社科基金同样予以了关注和支持。通过切实可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科学手段,2007年立项的国家重点项目“国家艺术节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影响和作用”,对中国艺术节的效用、意义及可资借鉴的经验提供了论证;2010年立项的委托项目“弘扬节日文化研究”则就公众、媒体及学界普遍关心的有关传统节日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意见与对策,研究成果为文化部公共文化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外联局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正是这些涓涓细流,汇聚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洪流。
艺术学发展繁荣的“幕后英雄”
将国家社科基金喻为艺术学发展繁荣的“幕后英雄”可以说是受访专家的肺腑之言。2001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研究”负责人胡惠林教授表示,这一项目在当时得以立项,正是得益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立项的前瞻性。他特别指出,国家社科基金作为集中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智慧的“幕后英雄”,其选题征集机制、课题指南都非常值得肯定,前者可以比较广泛地反映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对国家重大问题关注的广度、深度,后者则有助于引导哲学社会科学界围绕前瞻性研究、重大问题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来服务国家战略。
学者的感受只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规划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侧面反映。作为三大单列学科之一,十六大以来艺术学项目规划管理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制度建设方面,对《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逐步建立起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申报及评审制度、经费管理制度、中期管理制度、鉴定结项制度和成果宣传制度等。随着艺术学项目申报量的增多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项目评审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将通讯匿名初评纳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程序,并通过加强评委轮换、坚持纪检监察部门介入各评审环节等措施,进一步保证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
在项目设置上,艺术学项目从名称到类别都日趋规范:从2005年起,设立艺术学西部项目;从2007年起,将原“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统一更名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并将评审立项周期由每两年一次改为一年一次,同时取消原自筹经费项目类别,分设委托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五大类。从2011年起,开展了艺术学“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文库项目”、“学术期刊”的初评工作;2012年下半年尝试开展重大招标项目评审工作,开创了艺术学项目评审新局面。此外,已建成涵盖18个学科1400余名专家的数据库,为课题评审、成果鉴定、重大问题咨询等提供了有力保障。总之可以说,在国家社科基金的鼎力支持下,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艺术之翼”正在悄然展开,期待着振翅欲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