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科资讯
秉承传统 彰显特色 实现哲学社会科学新跨越

发布时间: 2012-10-11      访问次数: 113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出发,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战略部署,教育部也制定了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配套计划。在贯彻落实中,南开大学秉承历史传统,彰显发展特色,积极探索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新途径。
    一、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学术传统
    南开大学在1919年建校之初,便根据“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办学理念,设立了文、理、商三科。1929年11月,三科又分别改建为文学院、理学院和商学院,从而奠定了南开“文理并重、比翼齐飞”的学科发展格局。
    以严范孙、张伯苓为代表的南开创办者们,认为当时中国大学教育的弊端在于半“洋货”化——学制、师资、教材均直接或间接来自西洋,学术“恒以西洋历史和西洋社会为背景”,精神“几以解决西洋问题为目标”。因此,他们提出:“中国大学教育,目前之要务即‘土货化’”,而“土货化必须从学术之独立入手”,“中国大学若不努力于研究事业,则中国学术永无土货化之时期”。
    在1928年拟定的《南开大学发展方案》中,南开创办者们明确提出:“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吾人所谓土货的南开,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南开创办者们所言之“土货”,即“贴近中国国情”、“扎根本土实际”,“土货化”亦即“中国化”、“本土化”。创建“土货化”的南开大学,目的就在于兴办“中国化”的教育、致力“本土化”的学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服务中国。
    为确保“土货化”的学术研究取得实效,《南开大学发展方案》规定要以三项标准来确定研究范围:“(一)各种研究,必以一具体的问题为主;(二)此问题必须为现实社会所亟待解决者;(三)此问题必须适宜于南开之地位。”最后还强调:“南开大学将来之发展,即不外上文所定之方针与范围。……经费充足,则循此以为尽量之发展,即经费拮据,亦当努力以‘认识中国’、‘服务中国’为鹄的也。”
    正是在“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术理念指导下,1927年9月,南开大学建立了经济研究委员会,这是当时国内高校中最早建立的经济研究机构。1931年5月,经济研究委员会又与商学院及文学院的经济系合并,组建了经济学院。当月出版的《南开周刊》对此评论道:“大学中设立经济学院,研究调查适宜于中国经济学说与事实,尚属创举”。
    为更好地“知中国、服务中国”,南开学者致力“土货化”的学术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社会生活开展实地调查。例如,早期南开经济研究把考察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及其影响作为主题之一,在对我国城市工业和乡村手工业进行大量调查基础上寻求解决对策。由于注重翔实的数据调查和科学的数量分析,南开学者编制的各种经济指数客观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物价、市场和经济运行状况,发布的“南开指数”享誉中外,出版的《经济周刊》、《南开指数年刊》等也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看重。这一优良传统,不仅大大提高了南开大学的整体地位和学术声望,也为今天南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启示和精神财富。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中,南开大学被确定为综合性大学。杨石先副校长在《新南开大学的成立和它的方针任务》报告中,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是为国家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才;二是发扬学术与提高文化,从国家长远的需要来看,这是更为重要的任务。报告号召,为“使人类能够更好地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更有效地征服自然,改造环境,更丰富更美满人民的生活内容”,南开“每一个教师以至每一个将要毕业的同学,都要在研究、著述和创造上努力”。报告提出的两项任务,为新中国成立后南开大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南开大学破除了当时高等学校只搞教学不搞科研的僵化观念,使科学研究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正如杨石先1955年在南开大学第一届科学讨论会开幕词中所指出的,“我们在科学研究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总目标下,在‘紧紧结合教学,结合国家建设与人民生活需要’的方针指导下,努力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近30年时间里,学校认真完成国家下达的攻关项目和重要课题,不仅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使南开“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学术传统,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了传承、弘扬,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二、新世纪以来文科“基础研究扎实、应用创新突出”的特色进一步彰显
    在93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南开“文理并重、比翼齐飞”的学科格局不断得到加强。特别是高校院系调整后,郑天挺、雷海宗、吴廷璆、李何林、朱维之、李霁野、温公颐、季陶达等一大批史学、文学、哲学和经济学知名学者调入南开,南开文科的综合实力和学术声望也因此得到大幅提升和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新时期,学校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利用学科基础好的优势,建立了一批新的专业和研究机构。文科重点增设了以财经类为主的应用型专业,并在此基础上于1983年恢复了经济学院,理科则重点增设了交叉、边缘和高新科技类专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文理并重的学科布局更加多元开放,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以及艺术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继续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学术传统,把“顶天立地”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指导思想。所谓“顶天”,就是追踪学术前沿、瞄准国家需求;所谓“立地”,就是紧贴社会实际、服务区域发展。为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南开大学近年来注重建章立制,陆续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引导教师在科研中聚焦学术前沿、国家需求和区域发展,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对策性研究,产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南开文科“基础研究扎实、应用创新突出”的特色也得到进一步彰显。
    基础研究扎实宽厚。南开基础研究的实力一向雄厚,特别是在文、史、哲等人文学科领域,更是涌现出许多大家名家,他们诚信立身、淡泊名利、潜心研究,在专业领域严谨治学、求真守真、务实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许多方面都开启了学术先河、引领了风气之先。如年届90岁高龄、从教治学已65年的来新夏先生,纵横三学(历史学、方志学和图书文献学),自成一家,在历史、方志、目录、古籍整理、谱牒、文学、艺术等诸多门类著述近百种,仍表示有生之年誓不挂笔,成为南开学人的楷模。
    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南开学者弘扬“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积极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在参与党和政府决策咨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例如,APEC研究中心每年都为我国出席APEC领导人会议和部长级会议提供研究报告,受到外交部、商务部多次表彰;人权研究中心被批准为首批三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之一,并全程参与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起草工作,推动了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推出的南开治理指数,作为国内首个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与上世纪30年代的南开物价指数遥相呼应,续写了学术辉煌;滨海开发研究院整合校内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资源,成为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区域发展的智库;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的成立,深化了学校与世界经济论坛的合作,促进了学校及天津市的国际化进程。
    学术交流广泛深入。学校积极发挥文科多学科综合优势,与国外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深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特别是积极参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行动,在海外创建了多家孔子学院,并于2009年在国家汉办支持下,以跨文化交流研究与培训基地为基础成立了全国首家跨文化交流研究院,集聚南开文、史、哲的深厚底蕴和经、管、法的强大后劲,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开展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和实践,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学术话语走向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研体制逐步理顺。经过长期探索和发展,南开的文科科研基本形成了以专业院系为依托、以专业实体研究机构为基础、以非实体研究机构为延伸的“三位一体”科研体制:11个文科专业学院覆盖文、史、哲、经、管、法、教、军、艺9个学科门类,学科建设得到加强;7个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南开大学教育与产业、区域发展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7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均实行了以项目聘任制为核心的用人机制改革;7个专业实体研究机构和100多个非实体研究机构,在管理上得到进一步规范。“三位一体”的科研体制对凝练研究方向、整合学术力量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体来看,在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南开文科的规模结构、师资力量、教学质量、攻关能力、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都有了全面发展,在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信息网络化建设和学风建设等方面也有了长足进步,国际学术影响力日异增强。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确定的25个研究课题中,南开大学专家牵头承担的就有18项。2012年1月,学校应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之邀,参加了第42届世界经济论坛冬季年会中的全球大学领导者论坛,标志着南开大学正式加盟世界顶尖大学社区。
    大学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高端和龙头,堪称一个国家思想文化的中心,它既是培育民族精神、维系国家文化认同的源头,又是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传承人类进步文明的高地。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殷切希望中国的大学能够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作为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大潮之中的一座历史名校,南开大学义不容辞地应当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主动担当起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
    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进一步传承弘扬“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学术传统,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积极推进包括学科和教材体系、创新平台体系、研究项目体系、社会服务体系、条件支撑体系、人才队伍体系、国际交流体系、科研管理体系、学风建设体系在内的富有南开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使南开哲学社会科学充分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实施繁荣计划为契机实现哲学社会科学新跨越
    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南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跨越,我们根据中央和教育部有关精神,制定了《南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15年)》,主要从以下8个方面着手,不断增强南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构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抓好理论武装,深化理论创新。学校作为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重镇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显著的优势,积聚了一批优秀人才,产出了若干重要成果。我们将继续以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相关教材编写及课题研究为契机,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全体师生员工,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作出南开的贡献。
    强化育人功能,提升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要为人才培养服务。为强化科学研究的育人功能,我们将实施“精品教材出版计划”,引导教师在进行深入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编写有特色、高水平的教材,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在坚持教授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制度的基础上,举办“新世纪人才论坛”,由“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面向全校举办学术讲座。同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推行“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以“百项工程”为代表的创新平台建设的经费投入,大力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着力建设研究生创新平台,充分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
    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协同创新。学科是大学进行教学科研、汇聚队伍、服务社会的综合性育人载体,体现着一所大学的学术禀赋。我们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重点发展特色和优势明显的一级学科,加快建设国家急需学科,并使之向更具综合性、前沿性和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我们将组织实施“骨干学科提振计划”,支持实力雄厚的优势学科冲击世界一流水平,同时扩大国家重点学科覆盖面,扶助若干“关联带动”学科。特别要以津南新校区建设为契机,部署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建设多学科公共服务平台,组建跨学院研究平台,形成以重大学术问题和重要实践课题为纽带、有利于带动多学科协同创新和集成交叉的学科群发展新格局。
    夯实基础研究,突出应用服务。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并重,是学校文科发展的重要特色。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强化这一特色,努力形成以前沿和需求为导向的科研创新体系。在基础学科建设方面,重点扶持人文学科发展,筹措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资助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以改善人文学科研究经费相对短缺、资助渠道狭窄的状况,为人文学者潜心治学、笃志研究提供良好条件。同时,立足实践开展应用对策研究,重点支持综合战略研究和战略预测研究,实施以专业研究院建设为核心的“十大智库培育计划”,打造高水平咨询机构,并培育新的学术和学科增长点。此外,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南开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作用,组建“杰青教授讲师团”,扩大“南开公能讲坛”辐射功能,并与媒体联手打造“南开社科社会服务计划”的品牌,推动科研成果普及和优秀文化传播。
    增进学术交流,扩大国际影响。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扩大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好国家新出台的“新汉学国际研修计划”,努力培养新一代的汉学家和各重要领域的中国问题专家;还将实施“海外合作战略伙伴计划”,尝试在海外合作建立学术研究机构,构建国际高端协作创新平台,联合开展研究、共同培养人才;同时,继续扎实推进“留学南开计划”,拓展文科留学生来源,逐步建设更加开放的国际化课程体系。我们还将进一步发挥跨文化交流研究院的平台作用,提高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水平,高质量完成汉语国际推广项目研究和培训工作,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南开跨文化交流品牌。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科研活力。要从根本上解决科研创新的动力和活力问题,必须深化改革,在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突破。我们将把创新重点研究基地管理作为重点,强化分类指导,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实施“基地内涵发展计划”,制定新的基地人才引进及培养方案,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以项目招标的方式,带动和促进人才集聚优势的形成,提升科研成果质量。在完善激励机制方面,我们将确立以创新和质量为先的评价导向,支持保护学术思想创新,关注成果的长期价值和社会影响,提高对实践性、对策性成果以及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并区别对待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成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体系。同时,颁布新的奖励办法,加大对高端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鼓励多出精品力作和重大原创性成果。
    加强队伍建设,集聚学术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南开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关键要靠人才。未来5至10年,我们将在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的前提下,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着力培育并长期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打造一支公能兼济、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求实创新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在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领域,我们注重激发高端学术人才在学科发展、项目研究、基地建设中的领军作用,建立健全与理工科高端人才同等规格待遇的南开讲席教授、杰出教授和英才教授制度。同时,加强学术梯队建设,重点培养具有较强教学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人才,特别是实施“青年教师国际化培养计划”,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学术水平。
    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健康氛围。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南开自建校之时就高度重视学风问题,历任学校领导都用“允公允能”的校训教育广大师生,既要有“爱国爱群之公德”,又要有“服务社会之能力”,只有踏踏实实积累知识,才能最终成功成才。我们将继续传承弘扬南开人踏实肯干、严谨治学的学术风气,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与学风建设,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倡导学术道德、增强学术规范、严查学术不端等三个方面入手,树立求真务实、开放创新的研究风气,营造规范有序、生动活泼的学术环境,促使广大师生形成科学探索精神,激发创造活力,确保南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
    历经93年的建设与发展,南开大学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开学人将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赓续传统,创新发展,为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国家哲学社会创新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该文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第4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