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科资讯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2012-10-08      访问次数: 557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软实力和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是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承担着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研究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学校始终把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立校之本、强校之基,长期坚持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与呼,促进和营造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氛围,并逐步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之路。
    一、高等院校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把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进行谋划部署,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启动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学科优势突出,研究力量雄厚。长期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要求,取得了重要成就,呈现出繁荣活跃的生动局面。高校建成了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学科、立足学术前沿的基础学科、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的新兴交叉学科,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共有8大门类、28个一级学科、400多个二级学科;高校推出了一批高水平论著,整理了一批传统文化典籍,翻译了一批国外学术精品。据统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80%以上的研究成果集中在高校;高校积极开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仅“十一五”期间就提供咨询报告、政策建议6万多份,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高校研究队伍不断壮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已达44万人,占全国社科力量的2/3以上,涌现出了一批名师大家和一大批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学术骨干;高校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交流,加强了与国际上许多高水平大学、学术机构的合作,扩大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蓬勃发展,为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优势和特色著称,在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多个学科的专业设置与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做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发挥着先导和示范作用,成为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机”。新世纪以来,学校高扬哲学社会科学旗帜,大力呼吁全社会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成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排头兵,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工程。作为国内外公认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基地,学校从建校伊始,就率先创立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和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作出了开创性、奠基性的历史贡献。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紧紧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重点学科的优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本科经典著作课程的教学组织安排上,学校安排该领域的主讲教师以及知名教授为学生授课。这些教师课堂教学经验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较高,将教师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学校还十分关注和研究时代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与时代紧密联系的、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坚决批判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学校选派出多位专家学者参与中宣部、教育部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参与中宣部《科学发展观学习纲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纲要》、《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七个“怎么看”》、《划清“四个界限”》、《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等重要理论读物的编写工作。据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共有53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此外,还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设立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大课题,重点建设了一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集中力量开展理论研究。近年来,在国家级主流媒体发表大量理论研究和宣传文章,出版了《科学发展观读本》、《中国之路》等重要理论著作,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源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彰显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学校密切关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前瞻性课题,聚焦重大现实问题,使研究成果更好地转化为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法规。从2002年开始,每年通过组织跨学科课题组研究编写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中国创新指数”和“中国发展指数”三大指数,已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学术品牌,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的高水平的决策咨询服务和人才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有11 位教师受邀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做辅导报告或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专题讲座,作辅导报告的学者数量遥居全国各高校首位。学校先后承担或参与了“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估”等特大、重大项目,切实发挥了党和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倡导重估国学价值,大力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璀璨辉煌,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它蕴含着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给高校的神圣职责。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为己任,引风气之先,大力呼吁和倡导重估国学价值,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推广。2001年,在全国高校率先竖立孔子塑像,翌年成立了孔子研究院。2005年,学校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国学院。2001年,学校率先倡议纂修清史,承担了“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研究任务。为加强西域文化研究,2007年成立了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校呼吁并推动将传统节日设为国家法定假日,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还紧密贴近时代的主题,从致力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战略视野着眼,深入研究、认真反思近代中国百年来对传统文化的观点、态度,挖掘研究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经典精粹及当代价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推动全社会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为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高等学校担负着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大力实施提升国际性战略,把学校建设成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通过举办国际会议、项目合作、教师引进和派出、学生交流与联合培养等措施,大力推进与海外学术界的交流,显著提升学校的整体国际交流能力和水平。学校举办的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世界汉学大会、中欧合作论坛、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年会等学术会议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学校与众多世界知名学府和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合作深度与广度大幅提升。目前,已与49个国家和地区的196所大学签订有学术交流协议。学校在翻译、出版海外代表性的学术著作,引进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教材,以及在汉语国际推广、海外孔子学院举办等方面,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到2011年12月,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共参与了海外13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学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增强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贡献出了自己独特的力量。
    三、进一步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思路与举措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同时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等配套文件,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深刻把握和科学判断,充分揭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和光荣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人民大学将继承优良传统,发挥自身优势,紧扣时代主题,扎根社会实践,为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再创佳绩。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创新。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是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当前,关键是要在提高科研质量和创新能力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科研方法“三大创新”。明确目标,优势整合,努力构建全面高水平覆盖的学科体系。努力保持并不断提升在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全面高水平覆盖。根据不同情况,部分学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部分学科做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部分学科达到“国内领先、世界知名”。根据学科特点和发展态势,致力于打造相关学术领域的“人大学派”;以“战略设计、评估准入、目标考核、制度创新”为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在国际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基础理论研究领域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创设3-5个学科特区;要重点扶持,完善机制,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大力支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制度研究等我国重大理论问题的创新研究,在科研成果奖励、科研项目设置等方面向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倾斜;探索高水平科研平台的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创新,鼓励个人自由探索,加强高质量科研团队建设;加强国际科研合作,通过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学术期刊“走出去”,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将质量导向贯穿于研究和评价的各个环节层面,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问题,着力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水平。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源泉,只有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更好地贡献国家、服务国家、造福人民。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积极传承创新,努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发挥党和政府决策重要“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推动文化科技园建设,巩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品牌,建成文化产业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形成有行业影响力的高端咨询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创意技术转移中心;不断扩大校地合作的范围和领域,在区域全面可持续发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强化教学,重视实践,大力培养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杰出人才。重视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加快科研成果向教材的转化,特别是要及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的各学科主干课程教材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大力建设名师名课,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做好学习、服务、普及;重点建设学生调查研究基地,大力推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促进学生深入了解、研究、服务中国社会,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落实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
    全面提升国际性,扩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表明,任何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学习借鉴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明。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实现繁荣发展和创新,要有博大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魄,积极吸收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一切有益成果和研究方法。学校将大力培养和引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优秀拔尖人才,培育能在国际学术界自由交流、引领国内学术研究潮流的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继续办好国际小学期和全英文硕士项目,加强选派学生海外交流学习或进行国际联合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性;按照“高水平、有特色、国际性”的办学理念,探索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国际交流和教育合作的新形式、新方法;与国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扩大学校的海外存在,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传播中华文化,推介当代中国;用好学术精品、国际性论坛、著名学者这三张名片,不断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
    破除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瓶颈性制约,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营造良好环境。我们要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加强教学、学术活动、科研机构、学术出版物等运行机制的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坚持“以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导向,更好地发挥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激励及诊断作用;鼓励坐学术“冷板凳”,允许学术研究的失败和错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环境,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要加大投入,统筹资源,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造物质条件和基础设施保障。积极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的投入稳步增长的保障机制,形成稳定的经费支持体系;“十二五”期间,在保证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正常经费的基础上,专项投入用于高水平人才引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学校科研项目体系、国际会议资助、文科图书资料及数据库购置;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社会调查数据库、统计分析数据库、基础文献数据库、案例集成库等专题数据库,使之成为完整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数据平台”,形成功能完善、方便快捷,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支撑体系。
    国运昌盛,文运必兴。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征尘咋起,满目葱茏”。中国人民大学将牢记肩负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发有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该文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第4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