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科资讯
离开基层很难做出更高水平的研究——访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副院长张俊飚

发布时间: 2012-09-10      访问次数: 517

调研成果服务政府决策

张俊飚从小生活在农村,他说自己是农业、农民和农村的一份子。1987年,从西北农业大学(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张俊飚在陕西省农业经济研究所工作,1994年调到华中农业大学。“实地调研能强化对问题的判断,引发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张俊飚表示,他的很多课题都源于基层。

“社会科学与基层联系非常紧密,离开了基层很难做出更高水平的研究。”通过长期的基层积累,张俊飚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他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财政部、农业部重大课题4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8部专著,获得各种成果奖励近20项。

张俊飚认为,“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工作者能够将研究成果提炼并形成相应的观点,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参考”。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张俊飚多次为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2004年以来,他撰写的《湖北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湖北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等近20份研究报告或政策咨询建议报告得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批示,部分已被采纳。

自2004年至今,张俊飚多次进入西藏地区的措美、隆子、错那、浪卡子等县考察,为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并帮助山南地区完成了《山南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致力于水土保持治理研究

张俊飚对基层调研乐此不疲。“田野调查和入户调研,是农业经济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能直观地体会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变化,了解农业经济活动主体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基层调研也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

1989年,张俊飚承担了省级项目“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为此,他经常前往陕北实地考察。四五月份是黄土高原环境最恶劣的季节,风沙大,植被又还没有长起来。有一年的4月中旬,张俊飚和同事骑车前往毛乌素沙漠,出发之前天气还晴好,行至途中,突然刮起大风,黄沙遮天蔽日,能见度只有十米左右,眼睛根本睁不开。那次考察使张俊飚真切地感受到沙尘暴肆虐的巨大危害。

2001年,张俊飚在青海化隆县调研,考察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落实情况,以及退耕后如何保障农民生活等问题。张俊飚一行挨家走访农户,了解什么样的树种成活率高,以及退耕还林后的家庭收入等问题。调研后返回的路上,途经崎岖的山路时,张俊飚乘坐的车子险些翻车。“车轮如果再稍微往外十公分,车子可能就侧翻了,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怕,但这也是人生难得的一个经历。”张俊飚对记者说。

关注食用菌产业发展

在多年的研究中,张俊飚发现,食用菌产业和资源环境关联密切。发展食用菌产业能够很好地把资源循环利用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更好地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

2008年,国家启动了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张俊飚由于有较好的研究基础,被聘为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产业经济岗位专家。此后,张俊飚多次深入浙江、江苏、福建、河南、湖北、辽宁、吉林等食用菌主产区,贴近生产实际,深入菇农和企业,与他们讨论食用菌生产与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更好地判断市场、核算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2009年5月,张俊飚去东北考察一个面临转型的国有林场。该林场从当地资源环境出发,利用林场里的废弃木料作为辅料,开展规模化的黑木耳生产,既保护了资源,又取得了经济效益。调研过程中,张俊飚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为林场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指导和产业发展规划,分析了转型的前景,使还在转型探索中的林场有了更大的信心。

2010年,张俊飚在浙江丽水调研,走访菇农,了解当地食用菌的生产现状。有一家菇农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家菇农生产食用菌的木料来源于附近玩具厂废弃的边角料。菌菇上市后,剩下的菌袋等物质,用来当作燃料生火做饭。炉灶也被特别改装过,在做饭的同时能够利用余热烧水。张俊飚感叹,聪明的浙江人把资源利用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