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研动态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大会法学论坛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 2013-11-25      访问次数: 130

 

20131124,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大会法学论坛在河海大学召开。来自江苏省内外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法律实践部门的8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着“破解生态难题——法律与政策应对”的主题展开了广泛、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既反映了全球社会持续和健康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又契合了当下我国转型时期的现实需求,体现出与会专家学者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以及通过知识的融合和文化的汇聚来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共同努力。江苏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汪兴国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强调指出,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对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和期待的回应,需要拓宽视野,以跨学科的方式探索和促进物与人、资源生态与政治生态等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美丽中国和法治中国的伟大目标。

华东政法大学何勤华教授从解读生态文明的内涵出发引出“生态法律文明”的概念,提出构建包括宪法、环境法、经济法、民法、刑法等在内的系统生态制度工程,规范行政部门的环境执法行为和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保障意识,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武汉大学王树义教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我国所面临的各种生态问题和困境,全面阐述了环境法在生态文明法治中的作用,特别提出了“观念+科学+法律”的综合环境治理路径。南京大学李有根教授论述了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所体现的奖励与惩罚一体化监管方式,苏州大学胡玉鸿教授阐释了风险社会的法律应对机制,南京师范大学李力教授就生态保护之国家责任与市场机制的辩证关系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河海大学邢鸿飞教授与大家分享了有关水资源用水功能立法保障的相关理论思考。其他一些专家学者也从法学、管理学和建筑学等不同学科的视角结合实践中的问题作了大会发言或精彩点评。

与会的专家学者们秉持终极人文关怀的理念,以国际化的视野、前瞻性的眼光和务实性的思路就生态文明保障提出了若干制度创新的路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建议。

论坛共收到论文91篇,评出优秀论文27篇。河海大学法学院李义松教授的论文《破解生态难题: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生成研究》、晋海教授的论文《偷排者不明情形下偷排所致损害的侵权法救济》和陶蕾博士的论文《国际气候适应制度进程及其展望》获一等奖并应邀在论坛上发言。

 

版权所有:河海大学社科处  2012
地址:南京市鼓楼区西康路1号管理馆311室  邮编:210098  电话:025-83786357